林以亮<翻譯的理論與實踐>

在《林以亮論翻譯》的第一篇<翻譯的理論與實踐>中,他把林語堂的翻譯三原則略加修正為:

一個翻譯者所應有的條件應該是:(一)對原作的把握;(二)對本國文字的操縱能力;(三)經驗加上豐富的想像力。 (p.10)

又說:「對原文的徹底了解和把握,說起來容易,在實行時卻到處荊棘。明明字面上是清清楚楚,而無可置疑的意義,有時不是另有所指,就是另有含意,令人防不勝防。」同時舉了許多電影的片名、小說的書名等例子來說明翻譯工作當中蘊含著大學問,就算是聖賢,在從事翻譯時也難免有錯,「問題是:有的經人指出,有的沒有人去校閱,埋葬在紙堆中而已。......一個從事翻譯者,在指出別人的誤譯時,如果引起別人的反質,會發現他自己面對同樣進退兩難的情況。不管一個翻譯者如何負責、細心、勤勉和問心無愧,在翻譯的過程中,他總免不了犯了不少無心之失。」

回想起來,在我真正接觸翻譯工作之前,對於所閱讀的譯文是否正確並不十分敏感;有時只是覺得讀起來不甚流暢,或抓到幾個錯別字而已。偶爾發現嚴重的錯誤,往往氣急敗壞,大呼離譜。及至自己開始翻譯,發現這當中實在需要相當的專注力和細微工夫,往後在看別人的譯本時,對於少數無心之過也就不至於太過惱怒,也常提醒自己不要雞蛋裡挑骨頭。(註1)

林以亮認為,所謂「直譯」和「意譯」之爭本身並無意義可言。他對魯迅提出的翻譯應「寧信而不順」的主張做出了以下批評:

他認為中國語法本身不夠「精密」,所以要吸收外來語法,就是不順也沒關係,因為「其中一部分將從『不順』而成為『順』,有一部分,則因為到底『不順』而被淘汰,被踢開。」這種做法對譯者而言當然是省事,對讀者則是一種精神上的虐待。等到讀者發現某一種表現方式「到底」「不順」時,已經忍受了這種莫名其妙的語法不知有多久了。 (p.19-20) 註2

因此,林以亮做出了這樣的結論:「不管『直譯』和『意譯』的成分多少,好的翻譯必須合乎本國語文的語法。


註1:印象中,我批得最兇的是這本書:《Microsoft .NET Framework 程式設計》,因為錯誤之處實在太多,而且甚至連檔案路徑名稱如 "C:\Windows" 都譯為「C:\視窗」,不得不令人懷疑在翻譯過程中使用工具將英文術語直接替換成中文,事後又沒有仔細校稿。
註2:類似「魯棒性」的譯法,我們還要忍受多久?

Post Comments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