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校碎碎念(二):靈活的翻譯?

例 1:These techniques do not replace other approaches to software testing bu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esting effectiveness, help identify and reduce redundancy, and also reduce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testing effort to the pesticide paradox.

原譯:若要達到更大的效用,功能性技術就需要有更多的範圍和系統知識,這些技術不會取代其他軟體測試的方法,但可以增加測試有效性質、降低測試重複性、以及提高對測試的信任度

按:姑且不看其他小瑕疵,光看最後一句被譯成了「提高對測試的信任度」就令人傻眼。比較接近原意的翻譯大概會是「減少測試工作受到『殺蟲劑詭論』影響的程度」。

技術書籍往往有大量的專業術語,有時候為了降低閱讀門檻,我自己也會稍微用比較容易理解的詞彙(或者加譯註的方式處理),可是這個例子......我是覺得太誇張了。

例 2:Advocates of object-oriented metrics suggest that classe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methods, deep inheritance trees, or excessive coupling are more difficult to test and maintain, and are more prone to contain defects.

原譯:雖然物件類別是重要的開發軟體工具,但是有的類別因為具有許多方法、深層的繼承樹、或有過多的關聯,便會造成測試困難和不容易維護的情形,也容易含有程式錯誤。

按:「物件導向度量法的擁護者指出,包含大量方法的類別、深層的繼承階層、或類別之間的耦合太過緊密,這些都會讓程式更難測試和維護,也更容易藏有臭蟲。」原譯的第一句可真是天外飛來一筆 >_<|||

以上的例子,閱讀時大概不容易發現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因為句子讀起來都還算通順),可若是對著原文看,讀者恐怕要瞠目結舌、直呼「見鬼」了。

翻譯的靈活,應該不是這樣用地呀!

Post Comments

技術提供:Blogger.